内容简介:
选取中国传统文化中颇具特色的元素,以故事为主线展开,立足于真实的民间生活,自然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,使读者在阅读中既感受到温暖和爱,同时也自然而然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,唤起心灵深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并长存记忆之中。
绘本作者
王早早/文、黄虫肚子/图
《中国记忆·冬至节》故事全文
“冬至馄饨夏至面。”
天是冬至节,刚到傍晚,爷爷就拉着小晏阳去吃“馄饨侯”家的馄饨。爷爷说,那才是他记忆中的味儿。
“晴冬至烂年边,雨冬至晴过年。”看着纷纷扬扬的雪花,爷爷一路唠叨着农谚,“冬至月初,石板冰酥;冬至月中,赤裸过冬;冬至月底,卖牛买被。”
爷爷捋捋胡子,越说越起劲儿——
“冬至是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,这一天,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,有‘冬至大如年’的说法,也叫‘亚岁’,是一年中阳春的开始。”
“冬至为什么要吃馄饨呢?”晏阳问。
“远古时,人们认为天地未分、阴阳未判是混沌。而冬至这天,阳气开始萌生,阴气渐渐消除,吃馄饨有纪念这一天破混沌、开天辟地的意思。”
“从这一天起,北半球的白天一天比一天长,夜晚一天比一天短,阳气开始回升,一轮节气重新开始循环。所以,这是一个要庆贺的吉日。”
“爷爷,冬至不是要吃饺子吗?”晏阳忍不住问。
“呵呵,是的,‘冬至不端饺子碗,冻掉耳朵没人管。’冬至一定要吃饺子呢!”
传说,当年东汉“医圣“张仲景辞官回乡,在大雪纷飞的路上,看到老百姓受冷挨饿,不少人的耳朵冻烂了,便让弟子搭起医棚,在冬至这天分发“娇耳”。
1)张仲景把羊肉和驱寒药材放在大锅里熬煮,然后羊肉、药材捞出来剁碎。
2)用面把羊肉、药材包成耳朵状的“娇耳”。
3)煮熟后,分给来求药的每人两个“娇耳”、一大碗肉汤。
人们吃了“娇耳”,喝了“祛寒汤”,浑身暖和,两耳发热,耳朵上的冻伤就慢慢好了。
所以,冬至吃饺子,既是不忘“医圣”张仲景熬制“祛寒娇耳汤”之恩,也是为了驱寒。
说着故事,爷孙俩不知不觉就到了吉祥胡同。
爷爷说,“馄饨侯”是百年老店了,他家祖上最早只是个小小的馄饨摊儿!
点好了饭菜,在等待的时间喝一杯热乎乎的暖胃茶吧!
“馄饨侯”的馄饨都是大骨熬汤,别提多美味了!
馄饨皮儿爽滑劲道,馅里加了扇贝,非常鲜,酸酸辣辣的汤也很过瘾。
爷孙俩吃了元宝状的馄饨,又吃了加入药材的冬至饺子,浑身暖洋洋的,一点儿也不冷了。
回到家里,爷爷又温黄酒来喝。几口酒下肚,爷爷又禁不住给小晏阳和爸爸妈妈讲起了冬至的故事。
爷爷回忆道,在他的老家绍兴,人们爱在冬至前酿酒,叫做“冬酿酒”。酿成后香气扑鼻,特别诱人。因为这时候的水还是冬水,酿的酒容易储藏,不会变质。
绍兴人家还爱在冬至日前后将一年的米春好,叫“冬春米”。因为春气一动,米芽浮起,米粒便不如冬天时坚实。”冬春米”,米粒不易破碎,减少了损耗,人吃了也有劲儿。
说着说着,爷爷打起了盹儿:“困觉要困冬至夜,冬至是一年中夜晚最长的一天,冬至安眠一夜,可保全年好梦呵!”
要休息了,在这宁静的雪夜,睡个安安稳稳的冬至觉吧!
第二天,爷爷开始涂画“九九肖寒图”,爷爷说:“从冬至起,就进入了“数九”。民间有涂色“九九肖寒图”的习俗。用素墨勾出九九八十一朵梅花,每天染红一朵,花瓣尽而九九出。”
爷爷还拿出几幅“九九消寒图”给晏阳解释:“填染的颜色要根据当天的天气决定,晴为红,阴为蓝,雨为绿,风为黄,下雪填白。”
晏阳指着一幅满是铜钱的消寒图问:“爷爷,这幅图怎么填?”
爷爷笑着答道:“要填好这幅‘九九消寒图’,可要记住这段民谚——
‘下点天阴上点晴,左风右雾雪中心。图中点得墨黑黑,门外已是草茵茵。’”
晏阳要在爷爷的指导下完成“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”九个繁体字的“九九肖寒图”。
晏阳先用毛笔写好,再蒙上一张白纸,用双钩的办法,把这九个字用红笔拓印下来,便都是空心字了。这九个字每字九划,按笔画每天描一笔,描完之后,正好杨柳回黄,意义双关,又是一副很别致的“九九肖寒图”。
小晏阳还喜欢唱爷爷教的《九九肖寒图》:“一九二九,不出手;三九四九,冰上走;五九六九,沿河看柳;七九河开,八九雁来;九九加一九,耕牛遍地走!”
冬至刚过,在这阳气上升的时节,吟唱着《九九肖寒图》,涂染着傲雪的梅花与象征春意的垂柳,白天一天长一天,喜悦也一天比一天多起来。
绘本点评
让孩子在阅读中自然接受中国文化的熏陶,阅读和知识双丰收!
1.图画精美、细腻,故事富有生活气息。
2.自然渗透节日习俗,让孩子在阅读中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。
3.蕴涵多种价值:书名的中国韵味、节日习俗的自然渗透、精美的画面。